延安,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黨中央在延安戰(zhàn)斗生活了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2022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fā)揚斗爭精神,為實現(xiàn)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绷暯娇倳涥P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講話精神,始終錨定延安精神研究會的中心任務,在新征程上不斷書寫弘揚延安精神新篇章?!?“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薄吧钊胙芯垦影簿褚幼⒅伢w系化、學理化;大力宣傳延安精神要更加注重通俗化、大眾化;認真踐行延安精神要更加注重內化、轉化、細化?!敝袊影簿裱芯繒醭繒L對新時代弘延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為貫徹落實王晨會長指示要求,《中華魂》網充分發(fā)揮網絡宣傳傳播優(yōu)勢,2023年,組織甘肅省、延安市、昆明市、清澗縣延會,2024年6月至11月,組織廣東省、湘潭市、丹東市、臨滄市、丹鳳縣、大荔縣延會,聯(lián)合開展“五進四推”弘延活動(在組織開展延安精神“五進”活動中,同步推進《中華魂》網、《中華魂》公眾號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農村,將活動稿件推送到相關群、號、網、端),匯聚各地各級延會弘延力量,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使“五進四推”弘延活動成為全國各級各地延會以及全社會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的重要平臺和響亮品牌。
走好第一方陣
“把‘五進四推’活動打造為中延會與各地各級延會溝通聯(lián)系的重要紐帶,加強通聯(lián)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宣傳各級各地延會紅色資源的重要平臺,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的重要陣地”“參加活動的延會負責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走好第一方陣,著力在‘講好紅色故事、加大宣傳力度、匯聚奮進力量’上下功夫”。
6月7日,《中華魂》網召開2024年度“五進四推”弘延活動啟動會,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靳諾、副會長林炎志親自參加會議并講話,提出明確要求。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秘書長兼《中華魂》雜志社社長、《中華魂》網絡中心主任龔海燕總結2023年度開展“五進四推”試點活動情況、部署2024年活動開展工作。會議對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昆明市延會、清澗縣和獲獎代表作了參加2023年度試點活動經驗介紹,廣東省、湘潭市、丹東市、臨滄市、丹鳳縣、大荔縣延會六個延會作了表態(tài)發(fā)言,一致表示要增強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活動各項工作落實,合力打造精品工程。
廣東省延會將“五進四推”系列活動作為落實王晨會長工作部署的實際舉措,扣主題主線,突出青少年群體思想政治引領,突出“延安娃”講述父輩或自身在延安的親身經歷等內容,建立起以“省-市-區(qū)-街(鎮(zhèn))-學?!蔽寮壨?lián)制度,堅持接地氣、有溫度、聚人心,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會長吳曉峰、副會長陳芳芳等延會領導班子成員親自組織動員、親自撰寫稿件。
湘潭市延會圍繞“弘揚延安精神、講好湘潭故事、培育紅色基因、建功偉人故里”等,堅持把“五進四推”弘延活動的著力點放在青少年身上,堅持用延安精神培根鑄魂,校正前進的方向。先后召開了五次會長辦公會、小組長會、理事會、專家座談會,研究討論制定切實可行的“五進四推”弘延活動工作方案。從宣講延安精神的對象中確定主題內容,把強化愛國工匠精神作為大中小學生的宣講主題,讓延安精神融入到青少年的心田。
臨滄市延會注重爭取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臨滄市委對“五進四推”試點高度重視,給予政治上關懷、工作上支持、經費上保障,極大激發(fā)了市延會領導班子和會員的工作責任感、事業(yè)心,活動的領導力、組織力、執(zhí)行力明顯增強。建立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部門)三級聯(lián)動三級機制,會長作為領導工作責任人,秘書長作為具體工作責任人,各級延會會員作為完成任務的責任人,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整體工作齊抓共管,切實把決策付諸行動、把目標變?yōu)榻Y果、把藍圖變?yōu)閷嵕啊?/span>
丹東市延會形成會長負總責,分管副會長主抓,各部門和基層單位負責人落實具體工作專班,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和任務分工。重點圍繞丹東作為“抗美援朝出征地”擁有大量抗美援朝遺址和紀念設施、見證“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等開展活動。會長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指導,通聯(lián)員負責稿件征集、審閱,秘書長負責宣傳和成果轉化,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組織學習閱讀,會刊編輯部負責弘延活動信息編發(fā)、報送,確保了活動高標準推進。
丹鳳縣延會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五進四推”弘延活動啟動會議后,縣委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并以縣委宣傳部文件下發(fā)至各鎮(zhèn)(辦)及縣級各部門單位,在全縣范圍內建立層層負責的工作機制,明確分管領導作為責任人,細化任務到各個科室、部門或班組,確保了宣傳工作層層落實,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人負責,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堅實基礎。
大荔縣縣委主要領導對“五進四推”活動高度重視、親自部署,要求相關部門全力支持,確?;顒禹樌M行。宣傳部長多次親臨研究會,深入了解情況,悉心指導,為活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延會多次組織召開了常務理事會和理事會議,經過反復研討,制定了詳盡而周密的《活動方案》,要求全體成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形成了上下一心、共謀發(fā)展的良好氛圍?;顒悠陂g,陜西省、渭南市延會對大荔縣延會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省延會會長梁宏賢在調研時更是親自過問、具體指導;渭南市延會領導也多次蒞臨指導,對“五進四推”活動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各延會堅持用延精神辦好活動,在活動中發(fā)揚延安精神?;顒悠陂g,廣東省延會會長吳曉峰、副會長陳芳芳,湘潭市延會會長祖德潤、副會長陳太炳,臨滄市延會會長楊老三、副會長王立培、字萬偉、李燕,丹東市延會會長劉江雁、副會長曲靜、會刊總編輯曲延志,丹鳳縣延會會長賈健康、秘書長彭剛軍,大荔縣延會會長丁保衛(wèi),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lián)主席王小民,副會長劉彥辛等領導班成員親自動員部署、親自撰寫稿件、親自推動工作,確保了活動的高質量、高水平。
匯聚弘延力量
“在新時代新征程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是要深刻把握延安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聯(lián)系,深刻把握延安十三年與黨探索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內在聯(lián)系,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中踐行根本宗旨”,圍繞組稿階段的目標任務,各參加延會普遍召開專題會議統(tǒng)一思想認識、匯聚弘延力量。
廣東省延會邀請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專家教授,結合延安精神和廣東及廣州的紅色本土資源,著重講好“延安娃”故事、新時代紅色傳承故事。
臨滄市延會注重“五個結合”,結合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結合紅色文化宣傳、結合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結合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戰(zhàn)略、結合的黨的作風建設組稿。
湘潭市延會邀請全市知名作家、寫作高手到通聯(lián)隊伍中來,并主動組織市內專家、學者召開專題會議,并向市內相關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廣發(fā)英雄貼,征集湘潭干部群眾深入研究闡釋、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的最新成果。
丹東市延會充分發(fā)揮丹東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會、高等院校、黨校、抗美援朝紀念館、東北抗聯(lián)記憶館、研究會基層單位等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的資源優(yōu)勢,由研究會理論研究部、遼東學院、遼寧機電學院、社科界專家學者組稿。
丹鳳縣延會組建了史志辦、縣黨校和社會各界作家三個組,扎實做好宣傳稿件的組稿工作,黨史辦側重組織丹鳳紅色斗爭史等方面的文稿,縣黨校側重組織撰寫紅色理論研究及慶祝建國 75 周年等文稿,社會各界作家詩人側重創(chuàng)作紅色斗爭史、散文、人物傳記。
大荔縣延會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組織了一支由專家學者、文藝工作者及基層群眾組成的創(chuàng)作隊伍。根據撰寫任務和個人特長,采取了組織指派與個人認領相結合的方式,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確保了稿件撰寫工作有的放矢、高效有序,全方位展現(xiàn)紅色大荔風采。
“堅持用精神打造新時代目瑙縱歌文化”、“商洛山中的小延安——丹縣”、“北上先鋒紅二十五軍的長征對丹鳳縣高質量發(fā)展的啟示”、“我和延安的故事:跨越82年的紅色情結”、“湘潭市延會:堅持用延安精神鑄魂育人”、“鞏德芳:受到李先念稱贊的陜南游擊隊領袖”、“‘時代楷模’鮑衛(wèi)忠:矢志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人民好法官”、“一堂弘延課,帶火‘梔花雞’”、“廣東延會:賡續(xù)歷史之紅、詮釋當代之紅、展望未來之紅”等稿件,深刻揭示了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黨的奮斗目標。
“紅色熱土上的‘冬棗媽媽’周愛英:傾心培育老百姓家的‘搖錢樹’”、“丹鳳大山里的人們奔走相告:李先念的人又回來了”、“發(fā)揮‘四皮’干勁,創(chuàng)新弘延工作”、“挖掘紅色資源傳承延安精神路徑初探”、“馬任偉和他的曙光救援隊:平安大荔‘守護神’”“丹東: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春茂藥鋪’:見證楊家四代與紅軍的魚水情和宣紅志”、“我的父親陳越平:見證延安精神的偉大”等稿件,充分體現(xiàn)了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永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終將人民作為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志愿軍老戰(zhàn)士許忠興:身殘志堅、自強自立、一心向黨”、“堅持用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鑄魂強企”、“講好‘班洪四大嫂’故事,匯聚滄源佤族高質量發(fā)展的磅礴力量”、“毛豐美、毛正新薪火相傳:‘干’出新大梨村”、“依靠頑強斗爭精神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國民黨主席林森稱贊‘忠勇可鳳’:平民縣勇士渡河擊日軍”、“汲取奮進力量:大荔縣延會開展‘追尋紅色記憶、感悟紅色真諦、賡續(xù)紅色精神’”、“日出東方紅,情系韶山沖”等稿件,系統(tǒng)闡釋了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傳承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明確艱苦奮斗不僅是黨一路走來、發(fā)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黨繼往開來、再創(chuàng)輝煌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始終為黨和人民事業(yè)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合奏時代強音
“立足新起點,大力宣傳延安精神,必須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緊跟時代、順應趨勢,推進工作理念、內容、載體、方法創(chuàng)新,把互聯(lián)網思維和信息技術改造貫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塑造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的工作格局,實現(xiàn)以先進技術建設和傳播先進文化。要充分發(fā)揮線上線下相結合優(yōu)勢,豐富宣傳內容,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打造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品牌,營造全社會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濃厚氛圍?!?/span>
在“五進四推”弘揚活動推進會上,各參加單位對如何擴大使此項活動傳播力和影響力形成廣泛共識。
臨滄市延會通過市級、縣(區(qū))級、單位鄉(xiāng)鎮(zhèn)級三級有機融合,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狠抓“兩長一員”(即抓會長、秘書長、抓會員),做到層層有責任、有義務、有擔當,著力做好“四推送”工作,做到群策群力、全面推動。堅持每天把所推送的文章轉發(fā)推送到微信群、公眾號、朋友圈、融媒體,并采取與教育部門協(xié)作,推動“五進四推”弘延活動進校園,著力提高《中華魂》網、《中華魂》公眾號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丹鳳縣延會發(fā)揮縣內融媒體平臺、網絡達人、網紅作用,在學習強國紅云平臺、今日頭條 、華商頭條、眾多公眾號平臺以及有關網站等平臺發(fā)布“五進四推”弘延文章及《中華魂》二維碼及網址,提醒大家掃碼關注,收到良好效果。會會員張杰利用自己都市頭條、華商頭條、頂端頭條等多個社交平臺轉發(fā)《中華魂》二維碼、網址及“五進四推”弘延文章,轉發(fā)瀏覽量近5萬人次;作者鞏鴻文、張書成等不停地向作家詩人文友群、朋友圈轉發(fā)推送弘延文章,極大的提升了關注度和瀏覽量。
大荔縣延會積極協(xié)調縣委組織部門,將《中華魂》“五進四推”稿件納入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教育學習之中。同時利用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和農村第一書記培訓班等平臺進行廣泛宣傳和推廣,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關注中華魂》網、關注《中華魂》公眾號,并推送相關稿件。充分發(fā)揮延會自有平臺在“五進四推”活動中的作用,在顯著位置登載《中華魂》二維碼,鼓勵讀者掃描關注。積極爭取省市和兄弟縣延會給予“五進四推”工作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時,印制帶有《中華魂》網站和公眾號二維碼明顯標志的“五進四推”宣傳袋3000個,彩色宣傳卡片10000張,廣為散發(fā)。全縣有2600余人關注了《中華魂》網,12300余人關注了《中華魂》公眾號,著力擴大《中華魂》網和公眾號的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
廣東省延會在省委宣傳部的牽頭下,聯(lián)合相關部門共同出文《廣東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與省委宣傳部等單位合作開展弘揚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行動的實施方案》、《廣州市延安精神研究會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等單位合作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行動的實施方案》文件,通過主題講座、研討會、知識競賽、宣講、文化活動、展覽、文藝演出等,將“五進四推”活動融入到延安精神“五進”工作,并充分利用好網站和新媒體平臺加強對活動的宣傳推廣,提高社會知曉度和參與度。
湘潭市延會為加大“四推送”活動力度,將《中華魂》網絡刊發(fā)的文章第一時間在本會“延安精神在蓮城”公眾號及抖音上推送。深入到湖南城建職業(yè)學院、湘潭工貿中專、湘潭火炬學校等10多所學校,開展“我為湘潭紅色教育進校園成果點贊”活動,發(fā)動全體師生為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取得的成果進行點贊和轉發(fā)。同時,主動與《延安紅云平臺網》、《中湘延網》、《新紅網》、《黨建網》《數智中國雜志社網》、《主題教育官方網》、《人民日報市場報城市新聞網》《今日頭條網》等8個網站建立資源共享、信息互推的長期合作關系,其中“青年毛澤東與湘潭歷史文脈”一文,閱讀點擊量高達34000多人次。通過多策并舉,極大地擴大“五進四推”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丹東市延會將延安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高度融合,創(chuàng)作了微型黨課《 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用延安精神滋養(yǎng)初心》《矗立在鴨綠江上的豐碑》,被市委社會工作部評為市級優(yōu)質黨課為市委、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社區(qū)書記、網格書記、青年干部宣講10場;深入企業(yè)、學校宣講6場,受眾1500余人次。通過會刊《傳承》、研究會微信公眾號、市社科聯(lián)工作群、《丹東社會科學》等宣傳陣地開展宣傳,確?!拔暹M四推”弘延活動取得實效。
“開展‘五進四推’弘延活動,關鍵要發(fā)揮各地各級延會力量和新媒體傳播優(yōu)勢,著力提高新時代弘延工作的影響力和傳播力?!被顒悠陂g,《中華魂》網總編閆金久全程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落實,推進“五進四推”弘延活動走深、走實、走新。《中華魂》網編輯部對每篇稿件采取三審三校并精心為稿件配圖,每篇稿件由網站總編認真審核,確保試點單位推薦的48篇稿件的高質量、零差錯。負責新媒體同志將稿件同步推送到“頭條號”“百家號”等新媒體平臺。
“涓涓細流匯大海,萬方合奏頌延安”。省、市、縣三級延會參與,歷時6個月,48篇高質量稿件,8輪集中發(fā)稿,90%的會員關注度,百萬的點擊、閱讀量……“五進四推”弘延活動成為宣傳各級各地延會紅色資源,合力奏響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強音的重要平臺,讓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事業(yè)中煥發(fā)新的時代光芒,為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力量!
(文字:紅升、白雪,圖片:魏顯洋、李馨雨,部分圖片由各地延會提供)
值班編輯:白 雪、顯 洋
技術支持:李馨雨、劉彤
值班總編:閆金久